昨天的微信公开课,张小龙砸下一个重磅炸弹,将会将订阅号和应用进行结合,推出“应用号”,在帮助开发者的同时,让用户可以通过微信连接一切。
一切的根源在于:服务号给市场带来的表现太差了,如果以微信订阅号的发展为100分作为标准,那么现在微信服务号的发展应该不到40分。靠社交软胶及游戏起家的腾讯,只有采取删号重练的办法。但是,应用号是什么?外部宣传文章没有提及多少,而有幸前往现场的同事也表示张小龙并没有透露太多的信息。按照小编的推断,应用号可能是高级版的订阅号,比起服务号,它会更加智能、更加“傻瓜”,它应该会降低商家技术开发的门槛,可以直接拿来用。具体到应用号打开后的界面,应该会像现在微信“钱包”里内嵌的滴滴打车、大众点评和京东商城类似,你无须登陆、无需进行App跳转,在微信里就可以实现服务—交易流程的闭环。
从商家的角度考虑,无疑天赐良机,虽然微信是一艘“航空母舰”,但是它毕竟不是OS,在微信上进行开发,相当于是在入口里再去打一个洞,这对于商家想要直接触达用户来说,其实是多了一层。同时,又免去了商家在APP开发的花费,专心抱腾讯的大腿,比交钱给其他公司做APP要划算得多。
从用户的角度考虑,抛开前面所说的如果商家都把App内置在微信里,做一个应用号,用户在找服务时会多一层入口的考虑,单就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,微信的应用号能否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,这一点存疑,毕竟,有一些功能涉及到商户的核心数据,但用户又必须使用的功能,这时候应用号的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。
再加上很多商家有很多个性化的功能,而应用号充其量只能提供模板化的服务,这也是用户不会将应用号作为服务选择的唯一。
最后从微信自身的角度考虑,张小龙对微信号的介绍其实语焉不详,原因相信更多的是在考量类似于入口位置、审核门槛、展示权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,这对于微信来说,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。再来看,微信在公众号的生态里,说实话,除了订阅号带来的信息入口,其它并没有能够有太好的价值体现,而且即便是在订阅号里,微信也正在走向一个类似于微博那样的“大号掌握话语权,草根很难成长”的小圈子文化,阶级已经形成。
当然,这一切都建立在小编个人猜想的基础上,最终的结果,还是要看应用号的实际服务内容是如何的。但是,当微信推出应用号的时候,服务号的生存空间也会随着缩小。微信公众号的未来如何,还需静待新项目的到来。
平面设计相关资讯推荐阅读: